今年3月31日,是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,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,让我们一起带领孩子们学习、牢记以下安全知识。
春暖花开踏青赏花,户外徒步的爱好者越来越多。但由于地理环境、自然环境和气候多变。部分出游者装备不足,风险意识薄弱,缺乏正确的安全指引,导致安全事故频发,以下踏青出游事项请务必牢记!
踏青出游注意事项
1.提前了解目的地的天气状况,若天气不稳定,则避免出行。
2.注意塌方落石、泥石流、滑坡、雪崩与路肩塌陷等警示标识。
3.警惕“野景点”,尽量选择成熟、有规划的露营地、景点,不要前往野外未经开发的景点。
4.户外活动要做到“走路不看景,看景不走路”。
5.迷失方向时不要惊慌,及时报警或拨打求救电话等待救援。
6.远离不明昆虫,做好防护,进入草木茂密的树林应穿长袖长裤扎紧裤脚袖口,一旦被不明昆虫叮咬,应尽快就医。
7.不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物品上山,不在林区吸烟,不非法野外使用明火。
防溺水安全教育
防溺水工作已成为家长和学校关注的重点。在此温馨提醒各位家长朋友,要加强安全教育,提高安全意识,告诉孩子不要到河边、湖边、沟渠等处嬉戏,防止发生溺水事故,提高孩子防溺水的自觉性和识别险情、紧急避险、遇险逃生的能力。今天,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防溺水“六不准”。
1.不私自下水游泳。
2.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。
3.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。
4.不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。
5.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。
6.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。
心理健康教育
各位家长要对孩子的活动去向多加关注,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,给予关心和指导,不断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。不随意使用暴力教育孩子,批评教育孩子注意用语,发现孩子有异常心理、过激行为和不良情绪等要及时追踪疏导。提醒孩子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,每天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,不突击、不拖拉。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爱好,缓解孩子因学习和生活问题出现的焦虑心态,与孩子积极沟通互动,创建温馨的家庭氛围。
安全意识养成好,孩子受益终生,守护学生安全,是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共同的责任。愿每个孩子拥有未来可期,更愿每个孩子平安健康成长。
供稿:喻强
一审一校:苏忍忍
二审二校:学校办公室
三审三校:曹芸